在兰陵,发展壮大、成熟了的蔬菜产业不仅围绕人们的餐桌做文章,还将蔬菜进行加工,并发展起有着兰陵蔬菜特色的农业旅游观光业。特别是兰陵率先建立的首个国家农业公园试点,将国内蔬菜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推到了新高度。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对第一产业相对发达的兰陵蔬菜产业来说,提出了更高层次的目标。
进入兰陵县庄坞镇地界,随处可见小拱棚下种植的牛蒡。这里是获得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苍山牛蒡”的主产地。苍山牛蒡协会副会长、山东双营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德乐介绍说:“5年前,镇上的牛蒡加工企业几乎全部做出口生意;现在,内销产品的产值已经占了总产值的20%左右。”加工企业的数量也从2003年10家左右,增长到目前的四五十家,其中精加工企业约有20家。
由于国内消费者还没有像外国消费者一样形成鲜食习惯,为了适应内销,当地加工生产牛蒡从最早的保鲜牛蒡、干牛蒡出口,衍生出牛蒡酒、牛蒡茶、牛蒡饮料等五花八门的产品。“这些年,产品的附加值高了,竞争企业也多了。”曹德乐说。
最近几年,当地企业将牛蒡“吃干榨净”,开发出牛蒡元素、牛蒡精等产品。双营食品公司也借鉴了金银花深加工的工艺,试验制出了牛蒡细胞液。目前,外省一些制药企业正在联系庄坞镇的牛蒡企业,以这些高端产品为原料开发产品。
目前,兰陵县已经形成了430家农产品加工、储藏企业,有113家成为省、市、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通过了ISO9001认证。目前,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近30万吨,开发出FD冻干、速冻、油炸九大类150多种产品,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主要蔬菜加工出口创汇地之一。
兰陵(苍山)国际蔬菜产业博览会已经举办了两届。节会虽然年轻,但以蔬菜产业搭台,放大蔬菜元素,兰陵的收获远远超过了蔬菜产业本身。一年一度的兰陵菜博会,已经成为兰陵全国、世界的一扇窗口。通过菜博会,兰陵蔬菜的“六次产业”融合效应得到了尽情和展示。
2011年,兰陵启动了菜博会筹备工作,以此作为展示兰陵乃至临沂优质蔬菜农产品的平台。经商务厅批准,2013年4月12日,首届兰陵菜博会举办,会期延续一个月,其中集中展览时间为4月12-14日。当年7月,兰陵县决定:今后每年都在固定时间举办菜博会。
兰陵菜博会一炮打响了。首届菜博会吸引356家单位参展,参会客商5000多人,展会期间参观人数达30多万人次。第二届菜博会期间,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707家参展单位到会,6000多客商参会,参观总人数达到42万人次。尤其是同期举办的“2014中国(兰陵·代村)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系列互动,将农业与旅游元素紧密结合,吸引了大量游人参与菜博会。全国武术散打比赛、全国小轮车大赛也在菜博会期间举办。一场蔬菜的盛会,让旅游、文化、体育等元素交相辉映。
2012年,我国首个国家农业公园试点项目——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挂牌运营。据兰陵县旅游局局长王冠雅介绍,国家农业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态,它既不同于一般概念的城市公园,又区别于一般的农家乐、农村民俗观赏园,它是比农家乐、采摘园等乡村旅游模式更高级别的旅游模式,它是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的升级版,是农业旅游的高端形态。在兰陵代村建设国家农业公园之前,“农业公园”这一概念一直没有在现实中破题。直到兰陵代村的实践,第一次使得这个概念在现实中破题。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核心区占地面积2万亩,计划总投资10亿元,拥有沂蒙山农耕博物馆、华夏菜园馆等景观单元。据运营该公园的山东新天地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代村社区党委王传喜介绍,去年农业公园摸索经营,由于成本巨大,运营处于亏损状态。但今年以来,由于理顺了体制,开源节流,已经实现了赢利。“随着菜博会的开幕,我们预计客流量会更高,农业公园的经营应该说逐步步入正轨。”王传喜说。
兰陵国家农业公园通过与旅游业的嫁接和贯通,使农业直接从一产的种植农业升级为三产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探索出了农旅融合的新模式。兰陵作为蔬菜大县,用自己的实践,为“农业+现代服务业”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新。
梦见手机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