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要求提高政务舆情回应实效。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快速反应、及时发声,最迟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同时,对于出面回应的工作人员,要给予一定的自主空间,宽容失误。(8月13日《青年报》)
互联网进入中国 22个年头了,政务舆情也要与时俱进了:地方部门捂盖子的功夫再高,也跑不过新飞毛腿的速度;当事人涂脂抹粉的能力再强,也架不住的还原。于此语境之下,必须扭转过去少数“躲猫猫式”政务舆情回应,建立起与公共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主动式、科学式舆情回应机制。
出了事,鸵鸟思维是惯例:不肯说,不敢说,不愿说,不及时说,不全部说……公信之所以在少数地方、少数部门呈现透支状态,与政务舆情回应的不当有着莫大干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务舆情回应不仅是危机公关的技术,更是重塑公信的艺术。
不过,政务舆情公开,今天的24小时恐怕已是最低要求的时间节点。《2009年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中指出,75%的重大新闻事件在报道后的第2-4天网络关注度才最大。黄金24小时一度成为应对舆情危机的通行规则。不过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微博时代的“黄金4小时”早已升级到微信时代的“黄金1小时”。在瞬息万变的朋友圈,加之各类直播APP社交软件,舆情如果还要等到24小时左右才回应,恐怕还是迟了。
管理政务舆情当有三字诀:快、准、狠。别说24小时已然太晚,就是满足了“回应迅疾”,如果顾左右而言他、抑或隔靴搔痒,仍会陷入被动的舆情漩涡。说白了,面对政务舆情,及时只是第一步,还得舆情核心、诚意发掘,既要“准”确判断舆情,更要“狠”心加压。
当镜头下执法成为常态,当信息公开成为习惯,政务舆情不能给滋扰空间,“24小时”之内,大有可为。邓海建
首先,自主的空间和宽容的态度应来自于上级。《南方周末》曾梳理过平、明等新闻发言人的去向,报道中引用一些新闻发言人的话说:“一个优秀的新闻发言人不是跟一种现象对抗,而是跟一种文化对抗,这种文化就是少说为佳,不说为美的文化”、“你发言好与不好,要接受社会检阅,但最主要是领导满意,他不满意你就不能再做太多的发布,发布了也有太多的阴影和压力”。
的确,出面回应的工作人员如果是“一把手”倒还好说,如果只是一般的新闻发言人,他能获取多少信息、周公解梦和死人说话说多还是说少,就基本取决于上级领导。因此要提高“一把手”的信息公开意识,帮助他们切实转变。
其二,宽容的态度也应该来自于。回顾以往的一些新闻事件,作为部门的代表出面回应舆情,回应时说出的话、做出的表情动作,往往会被放大。其实,突发事件发生后,即便是权威部门,也很难在第一时间掌握所有的信息,紧急回应的时候,更是难以做到尽善尽美。所以,只要回应时尊重、态度诚恳,、网友完全没有必要吹毛求疵,抓住一点“小尾巴”不放。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www.hengpuna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