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00多年的演变与发展,纽约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城市文化。纽约既是美国乃至全球的人才聚集地,也是美国乃至世界的出版发行高地。曼哈顿地区既是商业中心,也是文化和教育中心。纽约商业与文化的相得益彰、协调发展,以及纽约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对上海的城市发展有不少借鉴意义。
———姐妹互换一家亲独特的人才文化。在纽约,常住外国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20%,国外出生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为7.9%。在纽约高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高达45.5万人。这些构成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对纽约经济、商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纽约能够吸引世界各地的精英,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拥有世界一流的商业、和文化艺术展示场所,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移居制度、竞争机制等,为纽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和稳固的人力资源;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利用政策法规鼓励人才发展。例如,“肯定性选择”法规就,在招工、用工和入学时,不得有种族歧视,而且,在同等条件下对少数人种应优先录用。这一强调机会平等的用人制度,使纽约拥有了世界一流的人才。
———独特的出版发行文化。纽约是美国的报刊出版中心,也是世界报刊出版中心之一。美国第一大报《纽约时报》和世界财经权威《华尔街日报》,就在纽约出版。纽约出版的三大期刊———《时代》、《新闻周刊》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是全世界新闻期刊中的翘楚。《纽约时报书评》、《纽约客》等文化类刊物,及时向美国以及世界上众多英语读者,传递美国文学、艺术以及学术的最新动态。同时,有上千种其他国家的报刊,在纽约发行。这些使纽约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的报刊之都。纽约成为出版发行的高地,究其原因主要有:报刊及时反映思想文化新潮流;报刊追踪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宽松的言论空间;出版发行的市场化运作。
———独特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与商业文化、市民文化的交融,是纽约城市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纽约拥有纽约大学、纽约城市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以及大量的社区学院。这些大学所代表的式校园文化,吸引着周边的市民,并对邻近的百老汇、大都会博物馆以及分散在大街小巷的艺术画廊等,产生着极大的辐射效应。这些场所提供的文化活动和展品,也以各种形式与学院的教学和研究结合在一起。
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塑造现代的城市文化,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人才流动与公平竞争,为上海构筑人才高地提供制度支撑。人才市场的设立和定居证的实施,打开了国内人才进入上海的大门。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设立国内人才市场的同时,上海也应进一步设立国际人才市场,并在出入境和定居手续上创造一个宽松的,使国际人才能够流动。此外,在逐步构筑上海人才高地的过程中,应确立以才为主、公平竞争的原则,避免出现因不待遇而使人才流失的现象。
第二,加强和繁荣上海报刊的出版发行,为打造上海报刊出版发行重镇提供智力支持。首先,进一步提升报刊质量,将全国的新思想、研究的新与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汇聚在上海,使上海成为全国报刊出版发行的重镇;其次,扩大上海报刊在国外的发行和影响,使上海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思想文化和智慧的窗口;其三,在对一部分报刊加强意识形态引导的同时,适度调整对其他报刊的管理,使一部分报刊进入市场化运作的轨道,营造相对宽松的言论空间。
第三,使校园文化对整个城市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对整个城市的文化思想观念导向、文化需求和时尚导向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这将是提高上海文化品位、上海市民素质的关键之一,也是城市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关键之一。具体来看,上海应打破大学校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模式,尝试把文化、健身和娱乐场所建造在大学校园之外,让周边的市民与学生、教师共享这些文化设施。此外,学校还可对市民校内,让校园文化辐射出去,从而促进校园文化与市民文化的融合,推进上海整个城市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