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公告
  •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特色美食
  • 网飞首部中国美食微纪录片《风味原产地·潮汕》讲了啥?
  •   《风味原产地·潮汕》是企鹅影视纪录片工作室总经理朱乐贤与《舌尖》系列导演陈晓卿自主研发的“风味”IP“风味原产地”系列的第一站。不同于文化结合的《风味》、走清谈线的《风味实验室》,《风味原产地 · 潮汕》更注重当地食物本身。也许是因为没有以往美食纪录片刻意煽情的部分,硬核、、专注于食物本身的拍摄和叙述风格,使它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收获了豆瓣8.6分评价。

      其实在《风味原产地·潮汕》之前,“风味”IP已经有了不小的海外知名度。早在2017年10月,“风味”IP登录戛纳秋季电视节时,包含Discovery、、地区的华人都对《风味》表示了采购意向。

      目前豆瓣评分9.1的《风味》,已于马来西亚最大的Astro、韩国中华、中国TVB,引起世界华人对美食的共鸣。而《风味原产地·潮汕》因为通过Netflix且配置了超过20种语言字幕的缘故,热度来得比前作更为迅猛。

      或许,有些小伙伴会分不清潮汕和潮州两者的差别,潮汕VS潮州,正如广府VS广州。如今,潮汕地区的范围,就包括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三个地级城市。从2017年春季开始,陈晓卿就和《风味原产地》团队无数次前往潮州、汕头、揭阳等地,开展田野调查,记录潮汕传统饮食风俗,详尽介绍了牛肉丸、鱼饭、腐乳饼、生腌、潮式卤水、普宁豆酱等地道美味。

      据2017年数据统计,中国火锅市场规模达4362亿元,在中式餐饮市场中占比13.7%。其中,火遍的潮汕牛肉火锅,可以算是火锅界的一股。潮汕人对牛肉火锅的吃法源自客家,潮汕地区没有养牛的传统,所以潮汕地区的牛肉火锅食材都取自几百公里外的西南山地,主要选择是三年内的肉牛,其品质最佳。据说在人口近1400万的潮汕,每天的牛肉消耗量超过10万公斤。而光是在汕头市,就有上百家牛肉火锅店,菜市场上还散落着数不清的牛肉铺,出售鲜牛肉和火锅专用的牛骨汤。

      对于潮汕本地人来说,牛肉火锅的秘诀在于:新鲜与刀工。潮汕牛肉火锅需要在四小时内完成对新鲜牛肉的分解,这不仅避免牛肉乳酸的堆积,也迎合了潮汕人对鲜食的讲究。

      在潮汕的牛肉火锅店,每个解牛师傅都有超过十年的从业经历,他们总能快速分解好牛肉的不同部位。牛肉的分类就足以让人眼花缭乱,从最稀有的脖仁,到五花趾、匙柄、吊龙肉、胸口朥、嫩肉.....每一种都能带给食客独特的味蕾享受。同时,潮汕牛肉火锅对于牛肉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切法讲究,而肉的纹理与厚度是解牛刀工的直观标尺。

      位于牛脖凸起处的脖仁,是潮汕牛肉火锅的稀有食材,出肉量不足百分之一,有时候10头牛都解不出500克脖仁。油花密集的脖仁,需要经过冷冻后再薄切,才能让视觉和口感达到最佳状态。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有借助显微摄影才能看出牛肉不同部位的准确差别,而潮汕人只需要用牙齿和舌尖就能辨别当中的差异。

      除了牛肉火锅,潮汕人还将牛肉通过手工捶打,变化成另一种拥有弹牙口感的美食。牛肉丸这种食物在潮汕落地生根,已有一百年历史。牛肉糜的制作源于中原,经由客家商人的叫卖,让潮汕人认识了牛肉丸。但是迥异于客家人用刀背敲打肉糜,汕头民间发明了用3斤重的方形锤刀捶打牛肉,经历30分钟的捶打,将牛肉内部纤维彻底打散。

      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将肉糜制成肉丸的传统,唯独潮汕的牛肉丸彻底改变了食材的质地,还从口感上分为软浆牛肉丸和硬浆牛肉丸,并衍生出形态不同的牛筋丸和牛肉饼。

      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粿条。如果问牛肉丸与什么最搭配,那一定是潮汕极为流行的主食——粿条。在中国很多地区,人们都有将大米加工成条状食物的习惯,潮汕人把用米粉浆薄层蒸熟晾凉之后,切好备用的米制品称为“粿”。

      潮汕人做“粿”已有500年历史,大量南迁的中原移民来到潮汕地区,祭祀中要用面食制作果品,但是南方不产麦子,只能用大米替代,这便出现了“粿”。也有地区根据方言发音,称之为“粄”。

      如今,潮汕地区每天就要消耗粿条近百万公斤。不管是搭配牛肉丸或猪杂的汤粿条、还是用猪油豆芽炒的粿条,都是潮汕地区男女老少的挚爱。而且,如今三千多万潮汕人中,三分之一分散落界各地,粿条也随着外出的潮汕人传到、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衍生出不同的吃法和口味。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粿条,一碗简单的粿条就将潮汕人与家乡紧密相连。

      不少与大米相关的糕点食物也称之为“粿”,像是炒糕粿、水晶粿、芋粿、鼠曲粿、红桃粿......种类五花八门。当中,很多“粿”都是潮汕地区祭神拜祖的必备贡品。

      潮汕地区,三面背山,一面向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中国的美食孤岛,也正是独特的地理和历史原因,使得很多传统的饮食文化被保留下来,许多特色食物都最大限度地保持百年前的味道。

      由于过去因为地少人多,不少潮汕人选择出海维生,而且过去没有冷藏保鲜技术,渔民为了方便保存和充饥,在海上捕捞后,将鱼直接用海水煮熟然后晾凉,这便是鱼饭诞生的最初动机。

      鱼饭,几乎是用最简单的方式和最简单的配料,它是潮汕人的,也是潮汕人的习惯。新鲜海鱼是制造鱼饭的唯一原材料,不用去鳞剖肚,浸泡在盐水中20分钟,即可摆入青竹编制的竹筐中,一层海盐一层鱼。鱼头成顺时针摆放,当地人认为这种摆法是对客人的尊敬。

      不同的鱼类会有不同的摆法和烹煮时间,把鱼连带竹筐一同放入水中烹煮,让其受热均匀,待到一定时间,取出摆放在地上等待其自动摊凉。此时竹筐就发挥了作用,其孔洞方便空气的流通,使鱼干燥的程度更加通透,鱼皮变得紧致,鱼身干爽坚挺,而且,在海盐的作用下,鱼的水分被析出,鱼肉保留着丰富的油脂,冷却后,轻轻掀开鱼皮就能看到一层均匀的胶质,这便是鱼饭的精华。

      随着潮汕出现的海产种类越来越多,所有被盐水煮制的海产品都被统称为鱼饭,更衍生出虾饭、蟹饭、鱿鱼饭、墨鱼饭等。不同的海鲜在海盐的衬托下,更呈现出不同的风味。这种源于渔民日常的食物,如今已是潮汕本地的风味标签。

      潮汕菜中的海鲜做法虽是五花八门,其中,“生腌”是广受钟爱的海鲜处理方法,它最大程度保留了海鲜的鲜味。国内许多沿海地区都有生腌海鲜的食法,但是潮汕风味是自成一派——清而不淡、鲜而不腥、嫩而不生。更有食者称潮汕生腌为“毒药”,指吃过的人都会一试难忘,疯狂迷恋它,犹如中毒。

      在潮汕,常见的生腌海鲜有:虾蛄(又称:濑尿虾或皮皮虾)、蟹类、虾、血蛤、生蚝贝壳类等等。众多潮汕生腌品类中,又属生腌螃蟹最为诱人。

      早在南宋时期,我国就有生腌蟹的文字记录,在《蟹略》中有记载:用酒腌渍半天后食用,为“酒泼蟹生”;拌上佐料,即做即食,为“洗手蟹”。

      光是在潮汕不同地区,就有多种用不同调料制作的生腌蟹。在普宁地区,人们喜欢用大量海盐、白醋、辣椒、大蒜、香菜、葱花、姜等材料腌制花蟹。选用的螃蟹一定是新鲜捕获的,腌制时间也不会超过24小时。上桌前,在蟹肉上淋大量酱汁,再搭配一碗白粥,就成为了潮汕人在宵夜时的最佳选择。

      汕头的生腌膏蟹更常见的版本是用酱油替代海盐来腌制,增添其鲜味。经过数小时腌制的膏蟹,蟹黄变成流心咸蛋黄的颜色,膏体也变得丝滑柔嫩,蟹肉变得绵糯。制食者再将生腌膏蟹完整地切开13块,就能完美地上桌,不管是酒还是白粥相送,都能满足潮汕人的味蕾。除此之外,讲究刀工和蘸料的草鱼鱼生、用手打鱼糜包裹辣椒、香菇、冬笋、芹菜的“笔套鱼册”等鱼类美食,都展现了潮汕人对鱼鲜的极致追求。

      在这部纪录片登场的潮式风味代表的美食还不限于上述几款,像是卤水、潮柑、腐乳饼、普宁梦见和死去的亲人说话豆腐,也各自迎来了属于它们的高光时刻。透过美食这扇窗,了解当地的地理历史和生活文化,这部纪录片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带领吃货们穿过潮汕的一街一巷,在专注食物本身的同时,感受当地人的生活氛围,探索最地道的风味。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