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放缓和利率市场化的大下,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的盈利出现见顶信号。普华永道4月20日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快讯预计,2016年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银行业将面临新的格局,盈利见顶将在短期内出现、管理不良资产风险成为新常态、金融与互联网科技融合引领未来这三大趋势值得关注。
据悉,此次普华永道对4月18日前发布年报的18家中国上市银行的业绩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2015年这些银行的净利润总计1.21万亿元,同比增速进一步放缓5.48个百分点至1.91%,大大低于2014年的7.39%。
普华永道中国银行业和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梁国威分析认为,在经济放缓情况下,上市银行普遍加大了拨备力度,这制约了其净利润的增长。利率市场化和降息的,导致上市银行的息差和利息收入增速放缓,也影响了其利润增速。
数据显示,2015年末,18家上市银行总资产111.08万亿元,较2014年末增长12.12%;不良贷款率1.65%,上升0.43个百分点。2015年18家上市银行累计核销及转让不良贷款3861亿元,为2014年的1.67倍。
普华永道指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推进,产能过剩企业面临并购重组、破产清算,商业银行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与清收、核销和转让等传统化解手段比较,不良资产证券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在处理效率和成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然而,作为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特殊形式,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定价估值与风险管理、投资者需求、政策壁垒与法律障碍等方面的瓶颈也有待突破。
与此同时,对于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的“债转股”方案,普华永道指出,首先,此轮方案强调市场化,企业的选择、价值的评判、风险的评定,都要以市场化的标准运作。其次,银行应重视其对会计核算和资本方面的影响以及可能会增加的资本压力。
其一是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下盈利压力继续增大,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即将见顶,由高增长的“黄金时代”踏入一个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的“白银时代”时代。在此下,上市银行需要更坚定地走差异化道,主动管理资产负债,保持竞争力。在负债端要为存款客户设计更灵活、有针对性、定制化的产品;资产端则要更贴近借款人的需求,如符合他们的贷款项目周期、现金流需要等。其二是随着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和逾期贷款“双升”,严格控制资产质量风险,在传统方式之外寻求多种渠道处置不良资产,将成为银行业的新常态。其三是金融与互联网科技融合引领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由创新转变为规范,银行应与互联网新技术更为融合,鼓励更多的跨界合作,成功的关键是应思考如何利用新技术的特点,发挥“1+1>2”的效应,让金融回归本质,提升服务效率。